在追寻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红色足迹的过程中。通过实地探访、亲身体验与深刻感悟,我们将带您走进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感受先辈们不屈不挠、勇于斗争的精神风貌。
本期 “追寻红色踪迹,探忆峥嵘岁月”参观红色基地来到了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由艺术设计学院学生党支部曾建成同学为大家分享参观心得。
参观路程

踏入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横式牌坊园标“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这九个烫金大字为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老红军宋任穷同志所题写。
进门后经过花坛园庭,顺山而上的宽阔平台台阶分为两组,第一组49级,象征1949年新中国成立;第二组60级,寓意陵园是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六十周年的1987年建成。

沿着109级台阶拾级而上,曾建成同学来到了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纪念堂。这109级台阶,象征着革命先辈们在井冈山斗争时期经历的109个艰难险阻。每一步,都仿佛能听到先辈们的谆谆教诲,每一座墓碑、每一处遗迹,都诉说着先烈们的英勇事迹。他们为了革命的胜利,为了人民的幸福,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捍卫了这片红色的土地。他们的名字或许已被岁月遗忘,但他们的精神将永远铭刻在同学们的心中。

登上台阶即进入纪念堂。纪念堂大门上方烫金横幅“井冈山根据地革命先烈永垂不朽”是彭真委员长1987年视察井冈山时题写的。纪念堂设有瞻仰大厅、陈列室、吊唁大厅、忠魂堂。瞻仰大厅正面汉白玉墙面有“死难烈士万岁”六个大字,是毛泽东1946年为革命烈士题写的,正面玻璃柜存放着井冈山革命烈士的名册。大厅内放置的花圈、花篮,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社会团体等敬献的。

瞻仰大厅左侧陈列室展览建国后去世的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领导人挂像,右侧陈列室陈列建国前牺牲的革命先烈挂像。瞻仰大厅后为吊唁大厅,四周墙面嵌刻着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壮烈牺牲的15744位烈士英名录,厅中有一块汉白玉无字碑,是对无名先烈的深切怀念。从吊唁大厅后侧上楼为忠魂堂,这里安放着张令彬、何长工等五位老红军的骨灰。

从纪念堂出来后前往碑林。井冈山碑林采用江南园林建筑风格,分为碑廊、碑亭、碑墙三种碑刻陈列形式,因山就势,高低错落,配以亭、台、楼、阁相结合的整体建筑造型。碑林一共陈列有138块精湛的书法碑刻,主要有党和国家领导人上井冈山视察时的题词、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老红军的题词以及全国著名书法家、画家、作家和知名人士热心赞颂井冈山的题词。

参观完碑林后前往雕塑园。雕塑园坐落于陵园东侧山头,是全国第一座以革命历史人物群像为题材的雕塑园。园内塑造了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等十九尊井冈山斗争时期中共井冈山前委、红四军军委、湘赣边界特委的主要领导和著名人士的光辉形象,由全国著名雕塑家以青铜、汉白玉、花岗岩为材料创作塑造,再现了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一代先驱的英雄气概和战将风采。


最后来到位于“佛”型山体脸部、陵园最上方的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碑由基座、碑座和主碑三部分组成,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

主碑用镀钛的不锈钢制作,高达27米,意含1927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主碑造型突出“山”的形状,远看像一团火焰,寓意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近视如林立的钢枪,寓意“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碑座上有三组反映井冈山斗争的汉白玉浮雕,正面组浮雕主题为“荟萃井冈”,东面组浮雕主题为“红色割据”,西面组浮雕主题为“浴血罗霄”。纪念碑前还有一尊“母亲”雕像,寓意井冈是中国革命摇篮。

参观心得

巍巍井冈山,燎原中国红!井冈山,这片被革命先辈用热血与生命染红的土地,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在这里,中国共产党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燎原星火。这里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井冈山精神的重要阵地。

九十多年前,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在井冈山斗争的艰苦岁月里,无数革命先烈为了崇高的革命理想,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捍卫信仰,用行动诠释忠诚。他们中有为掩护部队护突围而英勇牺牲的王尔琢,有在狱中宁死不屈的贺子珍,有在战斗中壮烈殉国的张子清这些名字,如同璀璨的星辰,永远闪耀在历史的天空;他们的事迹,如同不朽的丰碑,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

这些烈士来自不同的地方,他们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为了理想信念、为了革命事业不懈奋斗直至献出宝贵生命。英名录既是对他们的缅怀与纪念,也承载着井冈山精神的厚重历史,激励着后人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从中汲取奋进的力量。

在井冈山烈士陵园的雕塑馆中,众多英雄雕塑巍峨矗立,是烈士不朽精神的具象呈现,一尊尊英雄雕塑栩栩如生。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英烈,在血与火的淬炼中铸就信仰丰碑。当硝烟遮蔽了春色,他们以年轻身躯筑起红色长城;当寒风冻结了山涧,他们用滚烫热血浇灌革命火种。这些雕塑不仅是艺术创作,更是井冈山精神的承载,它们与井冈山根据地革命烈士英名录相互呼应,让后人得以穿越时空,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激励着人们传承红色基因,在新时代奋勇前行。
井冈山的雕塑与根据地革命烈士英名录相互辉映,是对英雄的缅怀致敬,也是井冈山精神的生动写照。它们向瞻仰者诉说往昔峥嵘,激励中华儿女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井冈山精神,在复兴征程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永远是革命精神的传承者和发扬者。在践行中注入青春活力,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在发扬中诠释青春内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编辑/马越、王克君
审核/马越、王珊珊、王克君
浏览量: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