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增强同学们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艺术设计学院旅顺写生同学在辅导员杨皓麟的带领下,于2025年4月15日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基地教育活动。
此行的目的地,正是旅顺日俄监狱旧址,一座见证了近代中国屈辱与抗争的遗址。在这里,同学们重踏峥嵘来时路,深刻感受历史的厚重,践行青衿磐石志,坚定自己的信仰与追求。
“一个旅顺口,半部中国近代史”
旅顺,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东临黄海,西濒渤海,是连接东北与华北的重要海上通道,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这里见证了近代中国的沧桑巨变,从甲午战争到日俄战争,再到抗日战争,旅顺屡遭列强蹂躏。如今,旅顺日俄监狱旧址等历史遗迹,仍默默诉说着那段屈辱与抗争的历史,提醒着后人铭记过去,珍惜和平。
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
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作为中国保存完整、内涵丰富、规模较大的国际性遗址类博物馆,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它坐落在旅顺口区向阳街139号,占地面积2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521平方米,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参观者。

这座博物馆分为旧址展览与特别展览两大部分,旧址场景陈列由全景沙盘、检身室、东侧牢房、安重根牢房、暗牢、看守休息室、戒护系、刑讯室、绞刑场、墓地复原区等19个区域组成,生动再现了当年监狱的残酷与黑暗。
赭墙旧影间,悟红色赤忱
踏入旅顺日俄监狱旧址的那一刻,历史的厚重与沧桑如潮水般汹涌而来,瞬间将众人笼罩。在讲解员低沉而庄重的引领声中,大家怀着肃穆的心情,缓缓步入这座承载着民族伤痛记忆的遗址,依次探寻那些被岁月尘封的角落。
昏黄的灯光摇曳,仿佛将时光拉回到往昔。检身室内,眼前那一排排破旧不堪的囚衣,无力地悬挂在墙边,像是沉默的见证者,无声地诉说着当年犯人们被严格检查时的屈辱与无奈。每一道褶皱、每一处破损,都似在控诉着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

牢房内,阴暗潮湿的气息扑面而来,狭小的空间让人几乎喘不过气。一间不过几平米的小房间,却曾挤满了近十个人,难以想象他们在那逼仄的空间里,是如何熬过漫长的日夜。斑驳的墙壁上,还残留着当年被关押者绝望的抓痕,让人深切感受到他们生存环境的恶劣与绝望。

同学们驻足凝视斑驳的牢房墙壁、锈迹斑斑的镣铐刑具,透过历史尘埃中沉默的物证,仿佛聆听到百年前革命先烈们不屈的呐喊与抗争。这座承载着民族苦难记忆的遗址,以无声却震撼的力量,将同学们带回那段屈辱与抗争交织的岁月。

刑讯室里,各种残忍的刑具冰冷地陈列着,仿佛还残留着当年的血腥气息。那些令人悲愤的场景,在脑海中不断浮现,让师生们对帝国主义的暴行有了更为直观、更为深刻的认识。每一寸土地、每一件器物,都在无声地控诉着侵略者的罪行,也时刻提醒着人们,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同学们查看亲历者证言
在思考中砥砺成长

穿过阴森的走廊,昏暗的灯光下,同学们仿佛能听见历史的低语——先烈们在酷刑下的坚贞不屈、在绝望中传递的革命火种,化作一股无形的力量直击心灵。
辅导员杨皓麟引导大家思考:“这些冰冷的镣铐锁得住肉体,却锁不住信念。今天的我们,应当如何传承这份精神?”同学们或低头沉思,或轻声交流,在凝重与震撼中,逐渐领悟到红色教育不仅是历史的回望,更是对青春使命的叩问。

参观临近尾声,同学们缓步穿行于旧址的斑驳回廊间,历史的厚重感如潮水般漫过心间。在复原的墓地展馆与泛黄史料前,他们驻足凝望,指尖轻触岁月刻痕,仿佛与百年前先烈的呼吸共振。有人低头沉思,有人轻声交流,目光中沉淀着对民族苦难的共情与对革命信仰的敬畏。

旧址的砖瓦无声,却将历史的回响深深刻入每位同学的心底。走出阴郁的监区,阳光重新洒满肩头,而那段沉重却光辉的过往,已在青春的记忆中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历史的硝烟虽已散去,但先烈们以血肉之躯铸就的精神丰碑,正悄然点燃新一代青年心中的火种,指引他们在传承与践行中,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答案。
师生感悟

作为艺术设计学院辅导员,带领同学们参观日俄监狱,内心满是沉重与感慨。踏入旧址,仿佛能听到历史的悲叹,看到先烈们在苦难中不屈的身影。同学们的表情从好奇转为凝重,相信他们真切感受到了那段屈辱与抗争的岁月。这不仅是一次参观,更是一次灵魂的洗礼。它让大家明白,今日的和平来之不易,作为新时代青年,应铭记历史,将悲愤化为力量,以艺术设计为媒介,传承红色基因,为祖国的繁荣贡献自己的智慧与才华,让青春在奋斗中绽放光彩。
——艺术设计学院辅导员 杨皓麟

作为大艺学子,踏入日俄监狱旧址的那一刻,青砖的冷硬气息瞬间裹挟住呼吸。铁栏将阳光切割成碎片,曾映照过多少双渴望自由的眼睛。走廊尽头的刑讯室,老虎凳血迹斑斑,镣铐生锈,它们沉默着,却如历史的伤口般刺痛人心。这里曾关押着为理想而抗争的先烈,他们的名字虽被砖墙吸收,但每块砖石都成了抗争的碑铭。走出监狱,四月暖风拂面,却吹不散脊梁上的寒意。那些穿越百年的目光,提醒着我们铭记土地下未竟的理想与永远挺直的脊梁。
——2024级产品设计3班黄舒妍

参观旅顺日俄监狱,我深刻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与人性的扭曲。通过参观,我不仅了解了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的残酷迫害,也更加珍惜当下的和平生活。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它提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家强大、民族团结,才能避免历史悲剧重演。这次参观让我更加坚定了努力学习、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同时也希望世界能够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共创美好未来。
——2024级产品设计2班李思恩

作为大连艺术学院的学生,今天随导员踏入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压抑的氛围令人窒息。阴暗的牢房、冰冷的刑具,无声诉说着那段惨痛历史。在不足三平米的囚室里,我凝视着墙缝里残留的麻绳纤维,突然意识到自己手中素描本的分量。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汲取奋进力量。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定当珍惜和平,努力学习,用实际行动捍卫国家尊严,为实现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2024级产品设计2班张茗晰
总结
本次“重踏先辈来时路,追思峥嵘岁月稠”红色基地教育活动,艺术设计学院写生同学们在旅顺日俄监狱旧址深刻体验了历史的厚重与先烈的英勇。通过参观,大家不仅了解了那段屈辱与抗争的历史,更在心灵深处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与洗礼。同学们也将深刻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将革命精神转化为学习和创作的动力。
编辑/马越
审核/马越、王珊珊、王克君
浏览量: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