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抗美援朝百岁老兵
第一站走进百岁抗美援朝老兵的故事里,仿佛听见青春与热血铸就的战歌在回响。那冰天雪地中冲锋的大无畏,那以生命守护家国的赤诚心,深深震撼着每一颗年轻的心。
这不仅是一次与历史的对话,更是一场精神的洗礼——它教会我们铭记牺牲、感恩安宁,更要扛起这份光荣的责任,不辜负前辈的拼杀与守望。当敬意长存,英雄便永不褪色;传承精神,本身就是一种深情的告慰。

丹青筑梦乡土
墙绘是凝固在墙面上的时光诗篇。当丙烯颜料在粗粝墙面上晕染,斑驳裂缝与新色彩碰撞出奇妙对话,既重塑空间灵魂,亦成为时光的视觉注脚。创作者握笔俯身时,指尖震颤与墙面肌理共振,调色盘里的钴蓝赭石,既提炼自然山川,亦抽象都市情绪,在乡村振兴的田野间,墙绘超越装饰范畴。


学生们以黄土墙为纸,画笔为犁,在"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红底上勾勒长城砖纹,让展翅飞鸟掠过赭黄墙面;半跪脚手架调整垛口弧度的掌心,将这里变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这些带着泥土温度的作品,将有机草莓培育技术化作藤蔓图腾,让飞鸟羽翼与远处梯田曲线遥相呼应,编织成天地人共生的生态画卷。




田间劳作拾趣
俯身在田垄间拔除杂草,掌心触到的泥土温度,藏着乡村振兴最生动的密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农民用长满老茧的双手丈量土地的温度,用沾满泥土的双脚书写大地的诗行。他们以最朴实的坚守诠释生态文明的深意,用最真挚的热忱编织乡村振兴的梦想。这份对土地的赤诚,这份对家园的挚爱,正是最动人的时代答卷。此行不仅是一次劳动的体验,更是一场精神的洗礼,它教会我们贴近泥土,敬畏平凡,更要带着这份滚烫的热忱,不负乡村的期待与时代的召唤。

探寻红色历史
站在辽沈战役纪念馆的展厅中,辽沈大地的枪林弹雨仿佛就在眼前。无数英雄用热血铺就解放之路,让人深刻读懂“决战决胜的铁血担当”背后的重量。那份攻坚拔寨的无畏冲锋,那份为民族解放舍生取义的赤诚,震撼着每一颗年轻的心。这不仅是对战争史诗的回溯,更是对初心使命的叩问——它教会我们铭记来时路,更要在和平年代扛起新的使命,让先烈的期盼照进现实。当精神传承,牺牲便有了永恒意义。
走进牤牛屯基地,土坯房里的灯火曾照亮决胜千里的谋略,田间地头的足迹仍印刻着军民鱼水的深情。那份运筹帷幄的智慧,那份军民同心的坚守,让“兵民是胜利之本”的真理愈发清晰。这里不仅是战争遗址的留存,更是精神的课堂,它提醒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扎根人民、团结奋斗的力量永远不可战胜。当故事流传,初心便有了鲜活载体。
感受企业文化
探访辉山乳业集团的生产线,每一条标准化流程里都流淌着严谨与专注。那份对原料的精挑细选,那份对工艺的极致追求,直抵心间,让人深刻体会“从牧场到餐桌的安心承诺”绝非空谈。此行不仅是一次产业的探访,更是一场责任的感悟,它提醒我们深知每一份产品背后的坚守,珍惜舌尖上的安全,更要铭记这份沉甸甸的担当,不辜负消费者的信任与期待。当品质常在,初心便得以传承;匠人之志已融入每一袋奶粉的纯粹,启示着我们:在消费时代里,守护品质,本身就是一种郑重的发展姿态。
实践团来到义县海良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花生的醇香里,筛选机分拣杂质、烘烤设备翻滚着金黄果实,包装车间的工人们规范作业,每道工序都透着严谨。负责人介绍,依托本地优质花生,六道质检把关的产品不仅打响了“义县花生”招牌,更通过订单农业带动周边农户增收。指尖触到包装上“黑土地馈赠”的字样,我们忽然懂了:小花生串起的产业链,正是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产业扎根乡土,才能让土地的馈赠真正变成民生的底气,这份实干也让我们更明白,助力乡村发展,要从读懂每一份乡土资源的价值开始.
编辑/马越
审核/马越、王珊珊、王克君
审核/马越、王珊珊、王克君
浏览量: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