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共青团第十九次代表大会精神,持续深化共青团为党育人的职能,加强对青年的政治引领,紧密联系并服务好广大青年,推动“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深入扎实开展。
艺术设计学院的学子们,在寒假期间积极响应号召,纷纷投身于“返家乡”社会实践,用实际行动诠释青年担当。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本期分享人艺术设计学院熊连凰的感悟心得吧
活动展示 
党的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成为国家重要战略,基层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为响应国家号召这个寒假,我以大学生身份投身家乡基层治理实践活动,期望助力乡村振兴。
我的家乡在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啊喇彝族乡。当下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基层治理对乡村发展至关重要。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认为有责任为家乡带来新思想与活力,便在村委会担任基层治理协助员,协助策划、组织并执行助力乡村振兴活动,促进村委会与村民沟通协作。
返乡后,我留意到冬季气候干燥,火源易燃,是火灾高发期,且村里房屋、果园周边杂草丛生,这些杂草为火灾提供了大量可燃物,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在乡政府的组织下我积极参与“四边除草”工作。

基于此,我将森林防火工作作为重点开展。首先制作森林防火宣传单,内容不仅包含森林火灾的危害、引发原因及预防措施,还特别强调了“四边除草”对于消除火灾隐患的重要性,将海报张贴于村里宣传栏、主要路口及人员密集处。同时编写宣传手册,挨家挨户发放,详细阐述冬季火灾的危险性以及“四边除草”的必要性,呼吁大家尽快积极行动起来,清除房屋周边、田间地头、果园地内及周边的杂草杂物,以减少火灾发生时的损失。利用村广播定时播放森林防火知识,着重提醒村民关注周边环境中的火灾隐患,积极参与“四边除草”行动。组织森林防火知识宣讲会,播放火灾视频、讲述真实案例,让村民深刻认识火灾的可怕。

宣传工作完成后,组建森林防火巡查小队,与村干部、志愿者每日巡查山林周边,排查违规用火。在进山路口设卡点,登记进山人员和车辆,严禁火种进山。发现有村民在山林附近准备烧秸秆,上前制止并解释危害,村民认识错误并承诺改正。排查登记村里智障人员和儿童,告知监护人看好他们,防止玩火引发火灾。同时,在巡查过程中,也关注“四边除草”的进展情况,鼓励村民积极清理杂草,对已清理的区域进行检查确认,确保火灾隐患得到有效消除。

社区建设方面,我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定期看望孤寡老人,帮忙打扫卫生、购买生活用品、陪老人聊天。为留守儿童开设寒假辅导班,辅导功课并开展心理健康讲座。策划组织乡村文化节,通过村广播、海报宣传,吸引村民参与。文化节有舞龙舞狮、戏曲表演等传统民俗节目及拔河比赛、跳绳比赛等趣味体育竞赛,增进邻里关系。


我带领村民整治和美化社区公共区域,清理卫生死角,种植花卉绿植,粉刷老旧建筑外立面,设计绘制含农耕文化、乡村自然风光的文化墙,提升社区整体形象。



协助村委会成立矛盾调解小组,学习调解技巧。村民间出现纠纷,第一时间前往,倾听双方诉求,依据政策法规和村规民约调解,成功调解多起因邻里琐事、土地边界引发的矛盾,促进社区和谐稳定。
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对乡村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等进行调研,与村民交流了解其对乡村发展想法。结合家乡地理环境和资源特点,提出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规划建议,绘制初步规划草图。
随后我们走访村里老人,搜集民间故事、传统技艺资料,组织举办民俗文化展览,用图片、实物展示乡村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邀请老艺人展示并传授剪纸、刺绣等传统技艺,培养传承人。

公益服务方面,在村活动中心举办科普知识讲座,通过播放科普视频、现场演示等方式,讲解内容丰富多样。不仅涉及农业科技领域,如新型农作物种植技术,从选种、播种时机到田间管理的各个环节,以及病虫害防治的科学方法,针对常见病虫害介绍预防与治理手段;还涵盖生活常识。
此外,还精心准备了养鱼治水、普通话、芒果种植等方面知识。讲解养鱼治水时,阐述鱼塘生态平衡及水质关键作用,传授观察水质、检测酸碱度与溶氧量及调节水质方法,分享常见鱼病预防及治疗措施。推广普通话,从基础语音知识出发,细致区分平翘舌音与前后鼻音,借助朗读练习提升表达流畅性。请专家介绍芒果种植,说明其适宜生长环境,强调不同阶段修剪要点,分享病虫害识别与防治经验以及各生长阶段施肥要点,全方位帮助村民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与生活交流能力。





走访社区残障人士家庭,送去生活物资,联系专业机构提供康复指导,组织志愿者开展手工制作培训,如编织、陶艺,帮助他们掌握技能增加收入。
在村图书馆设立课业辅导点,组织大学生志愿者为不同年级学生辅导功课,针对学生薄弱环节制定个性化辅导计划,帮助解决学习难题,提高成绩。开展自护教育活动,举办安全知识讲座、应急演练,向村民尤其是青少年传授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溺水等知识技能,模拟火灾现场组织逃生演练,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春节期间,组织青少年开展写春联、猜灯谜活动,邀请心理专家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


心得感悟
实践结束,成果显著。村民森林防火意识提高,假期未发生森林火灾,保障生态安全。村民文明素质提升,文明行为成习惯,乡村文明氛围浓厚。社区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得到关怀,文化生活丰富,环境美化,邻里关系和谐,社区凝聚力增强。乡村发展规划建议为家乡发展提供思路,特色标识和文化活动中心提升乡村知名度和文化内涵,民俗文化得到传承弘扬。村民科学知识水平提高,残障人士得到帮助,学生学习成绩提升,青少年安全意识和心理健康水平增强。



通过此次实践,我自身成长许多,沟通协调、组织策划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学会积极应对困难挑战,人际交往能力和服务意识提高。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是系统工程,需多方面协同推进,大学生能凭借知识和热情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发挥重要作用。
实践中也存在问题,部分活动宣传效果不佳,村民参与度不高,可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宣传推广,提高知晓度。资源短缺限制部分活动开展,应加强与外界合作,整合资源支持乡村发展。



此次实践让我们明白,要持续学习专业知识,提升综合素质,为乡村振兴提供更专业、有效服务。关注乡村发展需求,将个人发展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在乡村实现自身价值,为建设美丽家乡贡献力量。
浏览量: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