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2025级新生安全素养,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环境、树立安全防范意识,8月28日19时艺术设计学院于D321教室组织开展新生安全教育课堂。本次课堂由学院安全专员孙成斌老师授课,为新生筑牢校园安全防线、开启大学成长新篇章奠定了重要基础。
寝室安全:守好校园安全“第一关
授课过程中从用电、用火两方面明确寝室安全要求,禁止使用大功率电器与劣质插线板,严禁私改电路和寝室内吸烟,结合过往违规案例警示,并现场演示灭火器、消防栓使用方法,要求新生掌握声光报警器操作,全面消除寝室安全隐患。
明确禁止使用电热毯、电煮锅等大功率电器,此类电器易引发电路过载、短路甚至火灾;禁用无3C认证的劣质插线板,避免漏电风险;电动车充电器使用后需立即断电,严禁私自改造寝室电路,此前学院有学生因违规改电被严肃处理,需引以为戒。



在新生安全教育课上,孙成斌老师围绕寝室安全展开讲解,从用电、用火两大核心维度明确安全要求,明确禁止使用大功率电器与劣质插线板,严禁私改电路和寝室内吸烟,还结合过往违规案例深入警示,全力为新生筑牢寝室安全防线,消除安全隐患。


授课过程中专门拆解了4类高发诈骗手段,还结合学院学生在非正规平台交易游戏账号、被骗真实案例警示大家,同时讲清防范办法,强调别点陌生链接、走正规平台交易,还要求新生注册反诈工具,帮大家提高财产安全防护能力。
1.典型骗局
课上时段重点讲解四类高发诈骗手段,具体包括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要求转账至“安全账户”、以“低投入高回报”为诱饵的虚假兼职刷单、盗取他人社交账号伪装熟人借款、通过短信或邮件发送钓鱼链接窃取个人信息。对此孙导员与学生展开了一次互动,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这个主题的启示。


教学课堂中提及学院过往诈骗案例,即有学生在非正规平台交易游戏账号时,被骗子以“账号冻结需缴解冻金”为由骗走3000余元,以此提醒新生警惕此类诈骗陷阱。

课程进行时强调新生不得点击陌生链接,线上交易务必通过正规平台进行;同时要求全体新生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和“火眼云警”小程序,以便实时获取反诈提醒,提升自身反诈能力。
课堂上分析新生矛盾多源于生活习惯、物品使用、性格价值观三方面,以学生因键盘噪音起冲突后经调解和解的案例,倡导新生遇矛盾先冷静沟通,自行调解无果时求助辅导员或班干部,助力营造和谐同学关系。
他指出新生间矛盾多源于三方面,一是生活习惯差异,如作息时间冲突、卫生标准不同;二是物品使用纠纷,如私人物品被占用、水电费分摊争议;三是性格与价值观分歧。

教学课堂中以学院案例为例,即曾有学生因游戏键盘噪音引发冲突,后经辅导员调解,双方最终道歉和解;并倡导新生遇到矛盾时先保持冷静,主动与对方坦诚沟通,若自行调解无果,需及时向辅导员或班级干部求助,共同维护和谐的同学关系。
授课过程中针对日常、步行骑行、长途出行场景给出指引,明确非机动车骑行、公交乘车、网约车选择的规范,提醒步行防分心、夜间出行提升辨识度,强调长途出行提前到站、保管财物等要点,保障新生出行平安。

明确新生骑行非机动车时严禁逆行、闯红灯;乘坐公交、地铁时需看好随身财物,防范扒窃行为;选择网约车时需通过正规平台下单,上车前核实车辆信息(车牌号、司机姓名),并将行程分享给亲友,确保自身安全。



课上要求新生步行时需走人行道,避免因低头玩手机分散注意力;夜间出行时穿浅色或带有反光标识的衣物,提升自身辨识度;骑行前检查刹车、车铃是否正常,骑行过程中不载人、不单手接打电话。
授课过程中提醒新生乘坐火车、高铁、飞机等长途公共交通时,需提前1-2小时到达站点,妥善保管身份证、车票等证件及个人行李,不接受陌生人递来的食物、饮料,防止意外发生。

编辑/马越、王珊珊
审核/马越、王珊珊、王克君
审核/马越、王珊珊、王克君
浏览量: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