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学院
首页 - 学院动态

艺术设计学院张振华院长为2025级新生上开学第一课

来源: 艺术设计学院 添加时间: 2025-09-09

  为助力2025级新生快速建立校园认知、融入学院发展氛围,明晰专业定位与大学阶段成长方向,8月29日上午9点,于艺术设计学院D321报告厅开展2025级新生学业规划与成长教育暨2025级新生第一堂课,本次课程由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张振华教授授课。
  特色办学铸魂 成果彰显实力微信图片_20250909215850.jpg  张振华院长首先介绍了大连艺术学院概况,学院始建于2000年,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办党和人民满意的艺术大学为宗旨,以“明德精艺、崇实、尚美”为校训,以“三个一切”(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教学、一切为了学校发展)为办学理念,二十二年来,以“大思政”育人理念为引领,凝结出“思政铸魂、立德育人、大爱情怀、守正创新”的大艺精神。微信图片_20250909215908.jpg微信图片_20250909215911.jpg  12年来,学校原创12部大剧,多部登上国家大剧院等顶级舞台,获教育部、省级重要文化奖项;学子获各类奖项超1000项,非遗香包项目斩获国家级双创赛事奖项,500余名师生受邀参与央视节目。学校是教育部认定的全国创新创业高校,拥有国家级众创空间,正按“十年打基础,二十年出风采,三十年建一流”蓝图稳步发展 。微信图片_20250909215915.jpg  多维度赋能 覆盖传统与前沿
  01多元且精准 贴合行业需求
  张振华院长详细解读了艺术设计学院的五个本科专业和五个专科的特色与方向。
  优势专业突出: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艺术设计学3个本科专业获频评“辽宁省级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工艺美术品设计获评“辽宁省职业教育师徒制示范专业”。
  方向定位清晰:产品设计聚焦适老化设计(契合老龄化社会趋势,受经济波动影响小),工艺美术专业创业前景广阔,是学院重点打造方向。微信图片_20250909215926.jpg微信图片_20250909215929.jpg  02优质团队+充足平台 保障学习实践
  师资力量雄厚: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师团队中,高级职称占教师总数的38%,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0%。现有辽宁省本科教学名师4人,辽宁省优秀教师1人,大连市优秀教师2人。同时,学院还聘请了设计界泰斗靳埭强、殷晓峰为特聘教授。形成了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科研梯队。
  实践资源充足:学院建有25间校内实验室(含全校共享的数智制造实验中心、AIGC应用共享中心),30家校外实践基地、19家校外就业基地,围绕文旅融合创新、城市更新改造、乡村振兴服务三大领域开展产教融合,让学生在真实项目中提升能力。微信图片_20250909215932.png微信图片_20250909215934.png  分阶段培养 重实践强创新
  张振华院长强调,学院采用“循序渐进+实战导向”的教学模式,确保学生四年学习有目标、有收获。
  一年级:打牢基础,转变思维
  聚焦设计思维与方法教学,同步教授软件基础与人工智能入门内容,帮助学生从高中阶段的“技能学习”转向大学“思维培养”,完成学习模式的关键过渡。
  二年级:强化专业,拓展能力
  在专业建设与课程优化上,将从多维度发力:一方面明确开设专业方向,聚焦专业核心技术课程,强化学生核心能力培养;另一方面,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增加人工智能相关内容的学习比重,帮助学生紧跟技术前沿。
  三、四年级:实战练兵,对接岗位
  以真实社会项目为课题,进入“岗位核心能力+拓展能力”模块学习,通过参与实际项目提升岗位适应力,实现“学习即实践,毕业即接轨行业”微信图片_20250909215946.png微信图片_20250909215950.png  通过“课程+比赛+大创项目+社会服务+自主研发”五位一体模式,全方位支撑学生创新学习,目前已拥有13个省级一流课程,获省级金课大赛特等奖、省级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等多项荣誉,近三年学生获奖超1000项,科研领域也成果丰硕——教师出版专著41部、发表论文268篇,拥有3个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微信图片_20250909215953.jpg微信图片_20250909215955.jpg  
  从心态到行动 明确大学“必修课”
  01转变心态
  从“被动”到“主动”,树立正确认知
  张振华院长提醒新生,大学不是“高考后的放松期”,而是“专业能力塑造的关键期”:需摆脱“考上大学就有金饭碗”的错误观念,主动适应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探索学习”的转变,尤其在人工智能时代,唯有主动学习才能不被淘汰,且主动学习能力将受益终身。微信图片_20250909220001.jpg  02培养核心能力
  四大能力,支撑长远发展
  张振华院长强调,艺术设计学院学生们需重点培养四项核心能力:扎实的专业根基、广博的知识视野、批判性独立思考能力、跨学科协作能力。其中,“批判性独立思考”尤为重要——要形成自己的独特视角,不盲目跟风,才能在设计领域做出有价值的作品微信图片_20250909220004.jpg  03管理时间与资源
  用好“三个关键”,拒绝无效消耗
  用好“三间教室”:把握课堂主阵地学习理论,利用工作室提升实践技能,将课外时间投入学习、阅读与实践,避免沉迷无意义社交、过度消费或低俗娱乐;
  践行“三多”原则:多看书积累知识、多动手锤炼技能、多走出校园增长见识,通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高人指路、自己会悟”的循环提升自我;
  秉持“三试精神”:敢于试错、乐于尝试、勇于实践,在有底线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同时主动融入班级集体,借助集体力量共同进步。微信图片_20250909220007.jpg  04胸怀大局
  将个人理想与民族复兴相连
  张振华院长强调,作为新时代艺术青年,即使是设计专业学生,也应把个人发展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浪潮中——从身边小事做起,用设计解决社会实际问题,让作品兼具艺术价值与社会价值,在艺术领域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微信图片_20250909220010.jpg  解新生之忧 答疑专业问题
  为帮助大一新生快速了解专业、消除初期困惑。院长针对新生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助力新生轻松开启大学专业学习之旅。微信图片_20250909220018.jpg微信图片_20250909220021.jpg微信图片_20250909220025.jpg  经过此次院长答疑,艺术设计学院的大一新生们对专业的认知不再停留在模糊的表面。原本困惑的“大一学什么”“方向怎么选”“未来能做什么”等基础问题,都得到了清晰易懂的解答。院长的讲解,不仅帮大家打消了对专业学习的顾虑,更让同学们初步摸清了专业学习的节奏与方向,知道了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就业方向的多样性,以及技能提升的入门路径。这场答疑让新生们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具体、更真切的了解,也为接下来的大学专业学习筑牢了信心,更清晰地规划起新学期的学习目标。微信图片_20250909220030.jpg微信图片_20250909220033.jpg  从专业领域的入门科普到大学学习的方法指引,从学院资源的详细介绍到未来发展的方向建议,每一份内容都凝聚着学院对新生的关怀与期待。希望2025级的新同学们,在接下来的大学时光里,以好奇为帆,以勤奋为桨,主动探索设计世界的乐趣,认真打磨专业技能,在艺术设计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学院也将始终作为大家的坚实后盾,陪伴每一位新生成长为有想法、有能力的设计从业者,共同书写艺设学科的崭新篇章!微信图片_20250909220038.jpg  
  
编辑/马越、王克君
审核/马越、王珊珊、王克君
浏览量: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