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学院
首页 - 学院动态

柳冠中大艺系列学术活动

来源: 添加时间: 2019-06-20

《设计-再“格式化”的思维方式》讲座

image.png

2019年6月13日上午,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责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理事长兼学术和交流委员会主任;香港理工大学荣誉教授柳冠中先生,走进大艺校园,与大艺师生进行了一场《设计-再“格式化”的思维方式》的精彩讲座。


image.png

大连艺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刘爽主持,介绍了柳冠中先生及现场嘉宾。


image.png

大连艺术学院副院长金俊教致词,代表大连艺术学院欢迎柳冠中先生的到来。


image.png

金俊教副院长为柳冠中先生颁发大连艺术学院特聘教授聘书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现场聆听的领导,大连艺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王亚非、大连市金普新区宣传部副部长、文联主席翁铭峰、大连艺术学院副院长金俊教、大连艺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院长陈士斌、大连艺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刘莹。(前排从右到左)


讲座内容

image.png

柳冠中老师讲到:现在很多企业都在搞品牌竞争,每一个企业都做品牌,这可能吗?你做一个品牌计划,没有百八十万行吗?每个企业都拿百八十万去做品牌,浪费了多少资源?

“品”没有,光做“牌”,都在追求表面的东西。大家要品牌可以理解,但它不等于是品牌运动,你名字可以起得好点,但你得培育它,对不对?这是中国的怪现象,滥竽充数,我们现在很多品牌不就是滥竽充数吗?


image.png

1999年,上个世纪末,日本开了一个亚太国际设计会议,松下洗衣机设计部长,在大谈二十一世纪松下洗衣机的技术有多牛,讲得天花乱坠,接着主持人问:“柳先生,你讲讲中国二十一世纪洗衣机怎么样?”


我说:“中国二十一世纪要淘汰洗衣机。”


底下全都愣了。我说你们爱干净,你算一算,你们日本人洗衣机利用率有多高,算了半天不到10%,我说难道为了那5~7%,你要搞这么多高科技,要浪费,污染这么多淡水?我说中国人绝对不能干这种傻事啊。


所以我们要解决的,不是洗衣机的问题,是中国人衣服干净的问题。


image.png

不能把设计当做生意,这是战略,我们要创造。


传统也是我们的祖先一代一代创造出来的,昨天对今天来说,昨天是传统,那么对明天来说,今天也是传统,所以我们今天必须创造。

image.png

“智”、“慧”,这是中国人的哲学,但这不是一回事儿,是两回事儿。“智”是抖机灵,急中生智,小聪明,钻空子,擦边球,这些中国人都有。


我们需要的是“慧”,慧是什么?节制,反思,定力。定要不要钻空子,要不要耍小聪明。


image.png

我们考虑的不应该只是我们自己、我们的国家,我们还要考虑整个世界发展的命运,这是我们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责任。


image.png

讲座结束后,大家对柳冠中先生的讲座意欲未尽,现场鼓起雷鸣般的掌声。


《设计-再“格式化”的思维方式》座谈会

image.png

2019年6月13日下午,柳冠中先生不惜劳累,与设计学院师生展开精彩的座谈会。


image.png

艺术设计学院王亚非副院长首先与柳冠中先生对谈:2012年工业设计与产品设计分开归化,但教学内容多数近似,导致了专业定位更加模糊化,清华的这个专业是定位在工还是定位在艺?设计学很大一部分是需要研究物的相关属性的,具有自然科学特点,但划归艺术学门类,设计学的自身的学科定位应该在哪里?

 

柳冠中先生:关于设计功能与形式的关系问题,实际上它是完整的,并没有什么功能和造型的区分,所以我说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大胆的迎接挑战,所以不是因为工作对象出现差异,它的内在有一个总的规律,就像过去我们所说的功能决定形式,形式表现功能,这个提法实际上现在已经过时了,实际上大千世界的事物功能与形式你觉得它们能分开吗?我们依托功能决定形式就是工科搞功能的,艺术是搞形式的,造成两方面永远融合不了,所以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有功能没形式,有形式没功能的东西,我们的误会造成了我们现在的专业分化,实际上工业设计它是一个横向的,那么对于我国高校当下工业设计和产品设计这两个专业分属工科或艺术的现状,只是当下时间段的产物,当然这是一个认识的过程,我相信若干年肯定会解决,实际上它们之间的差别只是工作对象不同,这种差别下内在的设计规律原理实际上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大可不必太上心这个,我们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只是你的课题设置会有所不同,如果纠缠在这个上面我们只能越来越糊涂,所以同学们我们要多问一个为什么,多想一想背后的事情,我们学习千万不要照本宣科,一定要加强理解,就是说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大家不一定要记笔记,因为现在老师都有课件,关键是同学们听的能力和思考的能力,要训练这个能力,因为这个能力是教不来的。同学们在记笔记时,要记什么呢?记的是你听课时的反馈和思考,这个笔记记下来可能有用也可能没有用,但是这个过程在训练你的脑子,四年下来你的辨别能力是肯定能提升的,而一个人的辨别能力是未来是最重要的,未来世界的挑战就是在海量的信息当中如何辨别出有效的东西,我们说现在的大数据很重要,但是大数据不会告诉你那些有用哪些没用,你需要从哪个角度去提取数据,这是由你来决定的。在大学四年期间,我一直坚持该学的东西太多啦,而且知识还在不断的更新,完全学不过来,所以你们一定要学会获取知识的能力,课题上老师教的或者给你的一个课题,那只是给你一个获取知识的一个机会而已,不要在意什么5分制还是100分的,那只是给家长看的,对你意义不大,而对你来说更重要的是通过课堂课题获取辨别能力、扩展能力以及锻炼了脑力,对你最后在社会上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知识,这个能力是你自己的,谁也教不会你,只有自己训练,不训练永远不会的,同时要养成这样的习惯要训练自己的头脑。在大学四年技巧要学,但是那只是你获取知识的一个桥梁而已,所谓的技巧当你走进社会后会发现,那并不是你的优势,因为我们是大学生,一定要做更高一个层次的东西,做动脑力的东西,技巧我们要,但那只是通过技巧去学能力,所以我一直说改革开放我们关心工具和技术,因为我们以前一直太落后,没办法,但是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实际上工具和技术是最底层的。首先是你要走什么路,也就是对个人来说你要做什么样的人,也就是目标,在目标下面是路线,在路线上才会根据策略选择方法,不同的策略不同的方法,而有了方法才有了工具啊,工具最容易学拿来就用,由于我们过去太落后所以我们更多的是引进工具,你只是引进工具那你的核心人员的再创新能力就没有,所以现在的很多事情都太过于追求短期效果太现世报啦,而一个民族太现世报是很危险的,我们现在工业设计属于设计学,已经是一级学科了,是一门科学但是我们科学吗?我们一年毕业的设计类学生加起来将近60万,10年600万的学生现在都在设计一线做白领打工者,是因为这个学科的结构没有起来,现在企业里的产品经理应该是工业设计的学生去做的,但是现在不是,工业设计是打工的,而更多的是学外贸的、学外语的、学商的、学经管的没有学工业设计的,为什么?因为他们有横向能力,而我们学设计的都是技巧,效果图画的非常漂亮建模建的非常快,根本没有思想,而这个学科里面关键点就在思想上面,也就是老话讲的眼高手低没关系,手可以提高,要是手高眼低就完啦,你永远是打工的。就好像乐队的指挥一样,他拉小提琴肯定比不过第一小提琴手,但是他有乐章,他有对整个乐曲的理解所以他可以统筹全局,而设计师要培养这样的能力。


image.png

Q:柳老师您好,您的事理学理论提出较早,后期的产品设计理论也有提出一些,当下这个专业的理论建构的现状是什么状态?(艺术设计老师田航)


 A:我在提出事理学理论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在尝试将事理学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验证,并通过不同的实际案例去考证理论,当然现在我的硕士和博士生也都在做事理学这方面的深化研究与理论丰富,专业的学术理论建构与研究是一条漫长的道路,需要有长期的时间准备,并基于大量的书籍阅读与调研分析。

image.png

Q:发现学生很喜欢将问题抛诸于科技,交给科技解决,比如用机器人或仪器去解决问题。我认为不应该让学生不思考就把一切交给科技,但是又应该鼓励学生畅想未来,如果是您,针对这个问题,您会如何引导学生?(艺术设计老师王安琪)


A:你说的对,不该打击学生,但也不能让学生一味地不动脑子,去思考,要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比如为阿尔兹海默症的老人做设计,要去观察他们的生活,寻找设计机会,最后的方案可能是高科技产品,也可能就是很简单的小巧思小产品,所以一定要鼓励学生去探索,培养他们探索的能力。

image.png

Q:目前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各种市场因素的影响下,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也收到很大影响,所以现在市场上出现了很多短命的时尚爆品,但却很受欢迎。这种现象使得我们做设计的很为难,我们既要设计商品合格消费者和市场需求来养活自己,但同时却违背了设计师应有责任。(艺术设计老师江湛)


 A:目前这种情况是很多设计者困扰,但这也不能阻止我们发声,其实不仅在国内,在国外也是这种状况,但很多国外设计者选择了适时发声。我们可以用走一步退两步的方法前进,还是可以慢慢的走,慢慢的引导消费者引导市场,毕竟积沙成塔,慢慢的用时间沉淀。

image.png

Q:近年来对于工匠精神在产品设计上部分设计倾向于解决“精神层面”这一问题(如传达人文意象或审美诉求),而忽略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实用性,您觉得这种趋势会成为方向么?(艺术设计老师朱旭海)


A:中央提出工匠精神,会有人去追捧,这是不对的,但不可能不出现,出现也是好事,这也是发现了问题,因为这种现象出现,才会有讨论去纠正这一现象。就像京剧是一个文化符号,难道不唱京剧就是不维护传统文化么?通过这个事,我们知道传统文化传承不是那么简单的,通过你所提出的这个现象,也反映了我们以后要解决的问题。

image.png

Q:今天上午听柳教授讲到我们设计师具备三个条件:抽象思维,跨界创新和贴近生活、研究社会。针对第三个条件有个问题。我们在做一个社区花园营造的课题,做的过程中除了做设计,还会需要与政府、社区和居民进行沟通做一些活动,在沟通过程中会因各种原因而受到阻碍,也会遇到您讲的现在人们会追求一种现世报的问题。那么当我们遇到一件事情,知道可为,而阻力重重时,我们该如何做?(艺术设计老师马素英)


 A: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我们总会遇到一些困难,我们在做设计时要找到事情的本质,要去和居民沟通,做出他们想要的花园,是欣赏的还是可供散步的,然后去征得社区或者政府的支持,等这个社区做好了,其他的社区可能也想做。但不能复制,因为设计对象变了,空间变了,我们在借鉴经验时是借鉴的精神而不是将原有的设计搬过来,我们还要继续根据外因考虑我们的内因如何调整。就像我们说要继承传统,我们继承的是精神,如工匠精神,我们要在当下的时代用我们的精神解决我们现在的问题,那么50年以后我们现在也将成为传统。所以我们还是要找到事物的本质,思考的不是名词"物",而是动词"事"。你说的问题不是了解的很全面,过程还会遇到很多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

image.png

Q: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放下电脑作图,了解到设计与创新 ?(艺术设计老师柴也)


 A:要提升学生动手练习的能力,训练自己的头脑,要让学生动脑去思考。而电脑就是一个工具,工具技术是最底层的。例如用电脑画一条线很快并很直接,但用手去画一条线,你会考虑线的粗细、变化改变。在学生大一、大二期间不建议用电脑,要提升学生的动手及动脑能力。

image.png

Q:柳老师您好,我是一名大四环境设计专业学生,明天就将离开学校了,很幸运今天站在这里与您面对面沟通。前一阵我读了吴军博士的《智能时代》一书。书中有一个公式,在工业时代后,大数据时代的全面到来,您对原始产业+新技术=新产业这个公式怎么看?(艺术设计学生张梦雨)


 A:首先我认为这个公式是过于简单化,模块化的,我们讲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是很好的,但是还是要以人为主体,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要求青年一代设计师要更多的去思考,去学会合作创造人类未来美好的生活方式的出路不仅在于发明新技术、新工具。

    创新应在于善用新技术、带来人类“视野”和“能力维度”的改变。


image.png

座谈会结束后,同学们纷纷上台向柳冠中教授索要签名

image.png

最后柳冠中教授与师生一起合影留念



浏览量:223